潮阳西岩位置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棉城郊区塔山南麓,潮阳市文物保护单位。原称海潮古刹,又称西山海潮岩,建于晋代,是潮汕最早的岩寺。面积约2000平方米。岩中有大石室、连理树、一洞天、狮腮须、狮角石、打座石、一板桥、和荫树、问潮泉、酿泉阁诸景。为旅游景点之一。 潮阳西岩依山构筑,风光旖旎,是潮汕地区最早的一座岩寺,始建于晋代,隆盛于唐朝。佛教南宋传人、名僧惠照曾居于此,住持西岩。在岩寺内,有一株树龄已达1200余年的稀世罕见的古树,吸引着无数游人前去观赏。 该寺相传建于晋朝年间(265~420年)。创建以来,多次修葺。从石刻联中,可知光绪己丑(1889年)有修建。而从保存至今的“果证西来”匾中可知,光绪丙申(1896年)住持静心及其徒广真是道士,体现潮汕寺观,自古以来,释、道互住的特点。经历代建筑,除天然大石室为大雄宝殿外,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,共有小巧玲珑宇舍13座,散布于山岭、岩石之间。在"文革"动乱中,多数遭毁。1981年6月西岩被潮阳县人民政府列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 位于岩寺西侧,系大颠登山出家时亲手所植,距今树龄已达1200余年,拔地参天,树体魁梧,浓荫如盖,气势雄伟,人们见之,叹为观止。它一树生就两干,一树长出两种叶,一种树叶的末端是呈圆形,另一种的树叶末端却是尖形。只要你将其树皮稍加抓破,便可见其色如血的树脂油然欲滴。因此,人们称它为“血树”、“宝树”。该树树础周长约8米多,树高约20多米,树荫直径近30米。由于该树身高荫大,是人们避暑的好去处。历代的达官贵人、文人墨客、书香人家和隐逸之士都喜欢在此品茶聊天,或赏幽会文,或约赴斋宴,大有“天外有天”之感。 |